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(图片来自百度图片,源自美国国家档案馆)

 

20181月上映的电影《无问西东》,将80年前在云南昆明的一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(简称西南联大)重新拉入了人们的视线。1937年“七.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不久,日军大规模进犯华北,北平(今北京)天津即告陷落。19378月,奉教育部令,国立北京大学、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,由三校校长蒋梦麟、梅贻琦和张伯苓任常务委员组成校务委员会,于同年111日在长沙开学上课。开学那天,日本轰炸机就飞到了长沙上空。年底,南京陷落、武汉震动。19382月,长沙临时大学西迁入滇,4月抵达昆明,奉部令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。抗战胜利后的1946731日,西南联大正式结束,三校返回北平、天津原来各自的校区。西南联大自19378月成立,1946731日结束,存续期只有9年的时间。但九年的时间,却创造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。它是什么样的办学条件?创造了怎样的辉煌?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什么?它是怎样做到的?本文试做一个初步的探究。

 

一、西南联大取得的教育成就

 

    西南联大9年时间之中,先后在联大执教的教授290余人,副教授48人,前后在校学生约8000人,毕业生有3800人。虽然条件简陋,环境艰苦,但培养出一流的栋梁之才,西南联大的教育成就亮点如下:

 

1、 诺贝尔物理学奖”获得者两位:杨振宁、李政道。

2、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”获得者五位:黄昆、刘东生、叶笃正、吴征镒、郑哲敏。

3、 两弹一星“功勋奖章获得者八位:赵九章、郭永怀、陈芳允、屠守锷、杨嘉樨、王希季、朱光亚、邓稼先。

4、 中国科学院院士160(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1位、数学物理学部37位、化学部22位、生物学部20位、地学部35位、技术科学学部35位)

5、中国工程院院士13

6、1100多人投笔从戎,投入抗日战场,其中15人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。

7、中国科学院院士(外籍院士)四位:陈省身、李政道、杨振宁、林家翘。

8、 国家领导人九位:宋平、王汉斌、费孝通、彭珮云、周培源、华罗庚、朱光亚、钱伟长、孙孚凌。

 

 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成立六十五周年(2002年)题词

 

1948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选出的首届院士共81人,其中联大教授就有27人,占了1/31941-45年度,教育部举办过五届学术评议,共评出一等奖15项,其中联大教授的学术成果7项,占了近1/2。由此看出西南联大在当时教育界、学术界的地位和分量。教师以自己的研究所得开课,九个学年共开课1600多门。(李晓,2012,西南联75周年纪念专辑)

 

二、办学条件的简陋

 

     西南联大的教育成就无疑是显赫的,而且它与近代中国遇到外敌入侵,最为困难的抗日战争如影相随,除了战争带来的压力外,它的基本办学条件也是非常的拮据。

1、办学经费:长沙临时大学经费由教育部函商中英庚款董事会筹借50万元做开办费,该会一时无法筹足,答应拨款25万元,实拨20万元,主要供理工基本设备和图书购置之用。教育部拨发的经常费为三校原有经费之半数(35%),分别为北大27416.65元,清华35000元,南开9333.33元,合计71749.98元。由于经费的不足,经常务委员会决议,教职员薪金一律按七折支付,由于学生多来自战区生活无着,经常委会决议,由学校经常费中节省出5000元,作为贷金以救济战区经济困难学生。

教育部平均每年总共拨给联大一百二十万元,仅仅相当于战前清华一校的经费,因师生员工人数增加,拨款延期,以及通货膨胀而贬值,联大及其三所成员学校都被迫举债度日。从19391月直到1946年,清华透支超过一千八百二十万元,而1940年到1945年联大借款的利息就累计一千四百万元。”(易社强,2012p.98)

 

2、 图书仪器设备:由于日本侵略者发动的“七.七“卢沟桥事变非常突然,全面的抗日战争突然开始,“七.七“卢沟桥事变后的第22天(729日),日军轰炸南开,继而占领南开大学,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侵占。729日,北平沦陷,继而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也相继落入日军之手。所以三校的图书仪器设备大部分未能运出。只有清华抢运出一部分图书仪器设备,因交通阻断,一时不能到达,图书仪器设备极度缺乏。当时又限于经费,无力大批购置。为了应急,长沙临大与北平图书馆合作,各出资4万元订购图书杂志报纸,并借用湖南国货陈列馆图书室的图书,以补不足。仪器方面,理科各系借用当地湘雅医学院部分设备,供教学之用。

 

西南联大图书馆照片(图片来自百度图片,源自美国国家档案馆)

 

圣经学校的礼堂作为临大的图书馆,馆藏只有五千多册中文书、一千多册西文书。

昆明时期西南联大图书总数及增添情形:中文总数33910册,西文总数13478册,每年添书约5百册。(西南联大概况统计表,19455月,清华大学档案)

 

3、 教室与宿舍:西南联大在长沙时(长沙临大)有四个学科17个学系,分别是文科、理科、工科、法商科。由于长沙没有足够的教室和宿舍,文科只好到距长沙两百多公里外的衡阳衡山半腰上的圣经学校分校。男生宿舍每室住5人,有床无桌,无法写字,只能在教室自修。教师宿舍在山上,每次上课或吃饭,都要走300多级台阶。在长沙住宿条件也比较差,男生所住的四十九标营房是两层木结构建筑,十分陈旧破败,学生一律睡地板。下起雨来,多处漏水,只好在被子上蒙块油布,枕畔支柄雨伞,方能“高枕无忧”,一觉睡到天亮。

 

西南联大学生宿舍(图片来自百度图片,源自美国国家档案馆)

 

 1938年到达云南昆明后,由于经费不足,校舍方案多次改动,最后确定除图书馆和两座食堂因面积较大,仍保留砖瓦结构瓦房外,其余一律是土胚墙、铁皮顶的平房。后又因学校预算的赤字,将白铁皮售出弥补赤字,除了教室留下铁皮屋顶,其他如学生宿舍、各类办公室全都是茅草屋。由于铁皮屋顶,一旦下起瓢泼大雨,铁皮屋顶上会有叮叮咚咚的雨声,压过教授的讲课声。学生宿舍每间放20张双层木床,每间住40个学生。

 

西南联大教室照片(图片来自百度图片,源自美国国家档案馆)

 

这样的办学硬件条件,恐怕连今天最普通的高等学校都不如。

 

三、什么原因成就了西南联大的教育成就?

 

人类建立第一所大学(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,公元1088年)距今已经932年,大学中有教师、学生、职员、校园、图书馆、教材、课程、总务等等要素。什么要素重要?什么要素最为重要呢?不同国家、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区的大学都会有不同的解读。

 

我对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研究有近十年的时间,曾六次到昆明的联大旧址参观学习,两次到联大蒙自校区,两次到长沙临大校区参观学习,多次参加西南联大老校友返校日和研讨会。阅读过大量西南联大的文献的书籍。在北大档案馆、图书馆收集文献和查阅档案。尽管,西南联大有两个特点很突出,一是大师云集,“联大教授群体是世界主义者。在179名教授和副教授中,只有23人未曾留洋。有些人赴欧洲留学,有些人在北美深造。而取得美国学位的联大教授比比皆是。”(易社强,2012p.113)。二是学生优秀,学生来自三所名校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。但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,我认为西南联大最为成功的因素来自校长,来自校长的领导力。

 

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梅贻琦校长、张伯苓校长、蒋梦麟校长(图片来自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》)

 

1、作为教育家的校长

 

西南联大的校长治理结构非常特别,由三位校长(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、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、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)为常委组成校务委员会,作为学校组织的最高机构,下设五院(文学院、法商学院、理学院、工学院、师范学院)26个学系;行政设四处(教务处、总务处、建设处、训导处)。常委会每周举行一次,研究讨论学校各项重大工作,诸如人事安排、经费支配、多种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或撤销、处分学生等等。常委会作出决定后,由各部门贯彻执行。

 

西南联大常委蒋梦麟(北京大学校长)(1886-1964年),浙江余姚人。19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,随后赴纽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,师从杜威,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,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。1919年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,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(三度代行校长职权,193012月至19468月主政北京大学)。在1937年做西南联大常委之前,他已经断断续续做了近18年北京大学的校长。

 

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(清华大学校长)(1889-1962年),天津人。首批庚子赔款留美生,1914年毕业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机工程专业,获工程学士学位。1915年回国后即在清华大学工作,曾任物理教师、教务长、留美监督处监督等,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。留美回到清华后,终身为清华大学服务,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,被清华校友尊称为“清华永远的校长”。

 

西南联大常委张伯苓(南开大学校长)(1876-1951年),天津人。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,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,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、哲学家杜威、桑代克等人。先后创办南开中学(1904年)、南开大学(1919年)、南开女中、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、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。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,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,被称为“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”

 

从三位校常委的经历来看,他们都是杰出的教育家,做校长多年,熟悉教育规律,有教育专业领导力,而且在各个学校做校长期间,都创造了所在学校的那个时期发展的优秀成绩。

 

梅贻琦校长讲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,蒋梦麟校长总结教育的规律,提出:“教授治学,学生求学,职员治事,校长治校“的办学宗旨。张伯苓校长在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后提出:“南开的目标,不是成功,而是奋斗,不是满足,而是长进,凭着这种精神,创造一切,解决一切。”他的这种在战火硝烟中愈挫愈勇,刚毅坚卓的乐观态度和苦干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南开师生。

 

2、有人格魅力的校长

 

从领导力的特质来看,三位校长性格在表面上有所不同。

梅贻琦校长思维缜密、待人谦和、与人为善。“梅先生做人、读书、做事,都可以拿慢、稳、刚三个字来代表,而最令人想念他的,就是他的真诚。处于中国社会,他不说假话,不说虚伪的话,不恭维人,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”。(王云五、罗家伦,2015p.131

 

张伯苓校长性格外向、热情、决策果断。“张伯苓,教育家;南开大学创始人兼校长;教育机构之缔造者,新民之造育者,全国景仰,举世推崇;一个热诚奉献之人,近五十年间以不可挫败的信念与毫不动摇的忠诚,教育中国青年,实现中国革新;国家自信的象征。余兹欣然授予你本校文学名誉博士学位,并授予你与之相关的一切权利与荣誉。”---引自194664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代理校长弗兰克.D.费肯藻授予张伯苓文学名誉博士时宣读之颂词。

 

蒋梦麟先生三十年代初,再次出任北大校长,进行纪律整顿,上任伊始,叮嘱文、理、法三学院的院长“辞退旧人,我去做;选聘新人,你们去做“

 

3、团结合作的校长

 

西南联大三位常委中,张伯苓校长年龄最大,他是梅贻琦校长在南开的老师,蒋梦麟校长与张伯苓校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都师从于教育家、哲学家杜威先生。这样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基础。三个人中,梅贻琦校长年龄最小,他主动提出:“我年龄小,具体工作我可以多干一些。”

 

梅贻琦校长是在三位常委中,对西南联大付出最多心血和做具体工作最多的校长,也是对西南联大工作落实到最重要的一个负责人。三位校长似乎像达成的一种默契,张伯苓校长更多的是去协调西南联大与战时中央重庆方面的工作;蒋梦麟校长更多的精力为联大与政府高层的沟通保驾护航,处理好西南联大与云南当地的关系,特别是做云南省主席龙云将军的沟通工作;梅贻琦校长坐镇学校,主持校务工作,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学校管理工作。他是西南联大实际上的主要领导人。

 

梅贻琦校长治校看上去像个道家,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则,但实际上,他事无巨细,一丝不苟。另外,梅贻琦的个人风范使他担任这一职务成为理所当然之举。学者风度,温文尔雅,寡言少语,勤俭节约,民主通达,公正无私,他从一开始就赢得了普遍的尊敬。”( 易社强,2012p.108) 

 

三位精诚团结的校长,把被人们称作“南开坚定如山,北大深广如海,清华智慧如云”的三所名校融合成“刚毅坚卓”的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”。

 

三位校长,既有分工,又有合作。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交响曲,就像冯友兰先生撰写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》碑文中所写:“三校有不同之历史,各异之学风,八年之久,合作无间。同无妨异,异不害同,五色交辉,相得益彰;八音合奏,中和且平。”

 

4、坚持师资第一的校长

 

193110月,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尚在美国的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大学校长,梅先生11月底回到国内,在南京稍事停留,便于123日北上莅校就职。就职演说中,明确提出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 之后在多次演讲中反复强调教师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,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。19329月在开学典礼上,梅贻琦校长讲:“吾认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,如何研究学问,凡能领导学生做学问的教授,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,因为求学与做人必是两不相关联的。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,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,不偷懒,不作伪,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。”

 

“梅先生的功绩还有极重要一点,就是他为清华和西南联大引来了一大批顶级学者。这些学者,不仅是中国顶级学者,也是世界顶级学者,像朱自清、闻一多、潘光旦、曾昭抡、陈省身、华罗庚、钱钟书、雷海宗、吴大猷、吴有训、赵忠尧、叶企孙、王竹溪等等。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吸收一些优秀的学者来。当时这些一流的学者,每个人的个性非常不同,梅先生能把个性不同的学者聚集在一起,相与共事。在这么艰苦的环境当中,使大家齐心协力高教育,培养学生,梅校长要付出很大的心血,否则是做不到的。(何兆武,2010

 

张伯苓校长是南开大学创始校长,历来对师资建设非常重视,作为南开的领导者,对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兴趣,一直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,从不干涉,更不会屈从于外界的压力。他曾力排众议,将秉持唯物史观的范文澜聘请为南开大学国文系教授。他还聘请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罗隆基为南开大学政治系讲师。南开大学新校址一开辟,他就把兴建教师宿舍列入第一期工程,教师宿舍命名为“百树村”,每位聘任的教师都有一栋独立的四间套房,配备家具,房租低廉,足够一家生活之用,在“百树村”,还设有教员俱乐部,晚饭之后,教师们可以随意去那里喝咖啡、聊天、下棋,或做其他游艺,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。(郭凯、吴建征,2010

 

蒋梦麟校长上任便对教师队伍进行加强,首先多方物色院长人选,文学院请胡适出任院长,聘周炳琳任法学院院长,聘刘树杞任理学院院长。大幅提高研究教授的待遇,如1931年国立大学教师的月薪平均为265.2元,省立大学为217.5元,私立大学为124.3元,而北大研究教授每月薪俸是400-600元,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师资加盟到北大。(邬红波、孙善根,2011

 

以西南联大物理系为例,物理系由北京大学,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物理系组成。北大物理系主任饶毓泰出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。教授中有来自北大的饶毓泰、郑华枳、朱物华、吴大猷,来自清华的叶企孙、吴有训、周培源、任之恭、霍秉权等,之后西南联大又聘请了王竹溪、张文裕、马仕俊等。这些教授学术造诣深,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情况,并具有开创精神,师资阵容之强是空前的。

 

他们在战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与科研,树立优良学风,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。在物理系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的学生(1938-1946年,物理系共毕业130人)中,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、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黄昆、国际知名的电机工程学家张守廉和天文物理学家黄授书。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。

 

吴大猷教授与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生杨振宁、李政道合影(照片来自《JingShin Theoretical Physics Symposium in Honor of Professor Ta-You Wu》一书插图)

 

好的大学,最重要的是要有好老师。好学生会来找好老师的。有了好老师和好学生,就会成为一所好大学。但是,好的老师找什么?好的老师会首先找好校长。好的校长会给老师发展的空间。好的老师会因好校长而来,因好学生教学相长而留。

 

找到具有教育家专业能力的校长、找到具有人格魅力的校长、找到负责任的校长。校长吸引到好老师,好老师吸引到好学生。这也许就是简陋的联大,为何培养出一流栋梁之才的原因所在。

 

简陋的西南联大,好校长成就伟大!

 

 

谨以此文纪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八十三周年

 

 

张宇伟

2020916日,于北京大学蔚秀园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1、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》,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610

2、《北京大学图史》(1898-2008),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编著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5月。

3、梅贻琦著;黄延复,王小宁整理,《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》,中华书局,20185月。

4、蒋梦麟著,《西潮与新潮》,人民出版社,201112

5、司徒雷登(美)、胡适等著,张昊苏等译,《别有中华:张伯苓七十寿诞纪念文集》,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94

6、易社强(美)(John Israel)著,《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》,九州出版社,20121月。

7、王云五、罗家伦等,《民国三大校长》,岳麓书社,20156月。

8、郭凯、吴建征,“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师资建设”,《教育评论》2010年第6

9、邬红波、孙善根,“试论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及其现代启示”,《宁波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,第24卷第3期,20115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宇伟

张宇伟

24篇文章 10秒前更新
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管理博士项目主任。 北京大学高层工商管理(EMBA)硕士,美国福坦莫大学全球金融(MSGF)硕士。哈佛大学商学院领导力证书,新华网思客专栏作者。 早年从事国际贸易,熟悉大中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口业务。之后多年从事高等教育事业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致力于跨学科博士学生的教育和培养,创新性的组织举办了36期【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】活动,20期【朗润·中信书院】活动,在活动中传递北大精神、社会人文关怀。研究民国时期中国知名大学燕京大学、西南联合大学多年,写出多篇研究文章,在新华社新华网、北大出版社、凤凰网、新浪财经等多家媒体发表。对民国大学校训、校长、管理层领导力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和研究。对成年人终身教育学习培养、跨文化领导力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多年较深的实践体悟。

文章